最近,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些关于伊朗的事儿。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冲突不断,以色列对伊朗那是一顿猛揍,伊朗政权都有点摇摇欲坠了。
可奇怪的是,伊朗许多老百姓好像没啥反应,既不同仇敌忾,甚至还有人在街头载歌载舞,尤其是一些女学生,直接摘下了头巾,就像当年清朝剪辫子一样。
还有许多人在网上给以色列支招,告诉他们炸哪儿能给政权造成最大破坏。这就让人纳闷了,伊朗人咋就不爱国了呢?
其实啊,伊朗人不是不爱自己的祖国,而是对现在的政权有点失望。这得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说起。70年代的伊斯兰革命,本来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反独裁、反腐败运动,大家都盼着能推翻特权阶层,改变分配方式,缩小贫富差距,过上好日子。可谁能想到,最后大权落到了宗教力量手里。
展开剩余69%革命前,伊朗虽然贫富差距大,但经济发展得还不错。石油主导加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制,让伊朗在1963 - 1973年间年均增长超过10%,被称为“伊朗奇迹”。
可革命,经济体制变成了国家控制、教产经济和配给制,控制经济核心资源的换成了宗教机构和革命卫队。表面上国家配给是平均主义,实际上资源都在那些革命特权阶层手里。就像前总统内贾德说的,伊朗百分之六十的财富掌握在300个教士手中。老百姓物资短缺,生活处处受限。
伊朗70年代女性照片
从经济数据就能看出差距。1976年,伊朗经济达到高点,人均GDP按2023年美元算有9794美元。可到了2023年,人均GDP才4465美元,还不到1976年的一半。几十年过去了,伊朗人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这革命的意义在哪儿呢?巴列维被推翻了,可问题好像还是没解决。王权时代虽然也有特权问题,但至少是开放发展的;政教合一的体制不仅没消除特权,反而更严重了,国家还变得倒退、封闭。就拿女性地位来说,革命后简直是从文明退回了野蛮。
有人说伊朗经济倒退是因为长期受制裁。可为啥被制裁呢?一方面,伊朗政教合一体制让它以救世主自居,想让伊斯兰革命在全球开花,反美反以到了一种极端的程度,还长期支持地区代理人战争,西方觉得它是“破坏中东稳定”的源头。另一方面,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还不遵守协议,西方肯定要制裁它。不过,制裁对统治阶级影响不大,他们有的是钱搞核武器,可老百姓在乎的是生活啊,他们要的是柴米油盐,不是核武器。
所以啊,对于以色列和伊朗政权的冲突,很多老百姓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他们心里清楚,祖国不会因为政权更迭就没了。伊朗历史上经历过那么多外敌入侵、政权更迭,可伊朗还是那个伊朗。他们只是希望能过上好日子,而现在的政权没能满足他们的期望。
伊朗的情况给我们提了个醒。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得把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如果只注重意识形态,忽略了人民的需求,那肯定是走不长远的。希望伊朗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发布于:河南省兴盛网-网络炒股配资-股票配资服务-杠杆买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