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通讯社路透社报道,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需求明显减缓,进口的原油量大幅下降。中国对此事高度重视,多个石油公司和炼油厂摩拳擦掌,忙着把握良机,迅速行动起来。
截止目前,中国的炼油厂一共买了15批俄罗斯原油,这15批次的装载量各不相同,有的只有70万桶,有的则达到100万桶。
关于中国是否还会继续增加俄罗斯原油的进口,可能性挺大的,因为需求依旧存在,而且国际油价偏低也促使他们多买一些。这样做对中国来说,的确带来不少好处,比如能源安全的保障和成本的节省,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比如受到制裁压力和国际关系的波动。至于莫迪和特朗普,莫迪可能更倾向于维护印度的能源自主和多元来源,不会特别偏袒任何一方。而特朗普嘛,可能会考虑美国的利益,更倾向于在制裁和影响俄罗斯的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或者利用制裁来施加压力。这两位领导人的抉择,很大程度上会根据各自国家的战略和利益调整方向。
一、印度放缓进口俄油的脚步
印度缩减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步伐,导致从俄罗斯买油的速度放慢了,对于俄罗斯和中国来说都挺有好处的。中国能以优惠的价格拿到俄罗斯的石油,节省了不少成本,而俄罗斯也大幅向中国出口石油,经济上得到不少好处。对当前正在打仗的俄罗斯来说,这无疑算是雪中送炭,帮了普京一把。
其实关于印度为何放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速度呢,原因挺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国际油价总体有所波动,印度也在考虑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再加上印度要平衡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不想太依赖俄罗斯。同时,印度也在寻求多元化能源来源,避免过度依赖某个国家的资源,毕竟这样才更稳妥。所以,放慢进口速度,可能也是出于经济和外交上的综合考量吧。
原因也挺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压力。美国加大了对印度的施压,两国之间展开了关税战,双方都不让步,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迟迟没有达成协议。
这个月,特朗普又开始挑印度进口俄油的问题,说了不少话。特朗普还威胁要对印度实施“二级关税”,让事态变得更复杂。
2025年8月6日,特朗普签了个行政令,决定对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额外征收25%的“二级关税”。特朗普气势汹汹,不断施压,莫迪既不打算在贸易协议上让步,也不想被加这个二级关税。
从今年7月开始,有不少消息传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明显减量,一些印度的国有炼油厂甚至直接暂停进口俄罗斯的原油,都不敢轻举妄动,忙着等着莫迪的指示。
在价格方面,俄罗斯对印度的出口折扣变得紧缩,再加上目前国际市场本身就挺敏感的,导致印度的炼油厂不断调整他们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采购计划。
二、俄罗斯收紧了出口印度的石油折扣
印度用俄罗斯油的速度变慢了,中国趁机出手,果断调整了进口策略。结果,许多中国炼油厂都加快了俄罗斯石油的采购步伐。
进出口石油其实就是做买卖,纯粹是商业行为,关系再好,也得以商言商为准。
这个月刚开始,彭博社就报道说,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速度已经放缓了,俄罗斯的油企正在找各种办法把油转出去,主要的出口方向基本就是中国。
消息一传开,中国的石油公司都纷纷行动起来,把每桶油的价格降低了1美元。
这个1美元的优惠,是给每一桶油都打了个折,意味着买家可以少花一美元就能拿到油,算下来挺实惠的。
咱们可以拿乌拉尔原油的价格做个对比,上个月乌拉尔在西方港口大概是在每桶65美元左右。俄罗斯驻印度副贸易代表格里瓦还提过,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现在的优惠折扣差不多是5%。
按照每桶65美元算的话,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每桶实际能省下大概3.25美元的折扣。
要争取到更实惠的俄罗斯原油价格,和印度是否继续减少采购有直接关系。如果印度还打算减买的话,中国就有机会加大自己的议价空间。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既能帮中国降低进货的成本,又能保证炼油厂的原料供应。
中国快速增加俄罗斯原油的采购,不全是出于市场经济的正常商业行为,这背后明显带有一定的战略考虑。
中国增加对俄罗斯原油的买入,算是给俄罗斯点面子,也挺能拉近两国的关系,加深合作的基础,让俄罗斯觉得咱们还是挺靠得住的。在关键时刻,普京也能清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中国是讲原则的
咱中国讲究原则,不像那些只为一点利益就左右摇摆的印度。
中国虽然也买俄罗斯的石油,可得考虑咱实际情况呀,咱的采购能力有限,炼油厂的处理能力也不无限制。增加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可不意味着能弥补印度减少买俄罗斯石油的那部分呀。
再者呀,咱们在不改变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前提下,增加了从俄罗斯那边买的原油,这势必会对咱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油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加大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肯定会对其他国家的原油进口造成一定冲击。有消息说,从八月份起,中国开始减少从沙特进的原油,部分炼油厂也在合同方面做出调整,减少沙特长约原油的提货申请。
中国在实际行动上加大了俄罗斯原油的进口,目前来看,进口规模还受到一定限制。如果印度和美国达成一些协议,那么中国增加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这种状况也就只能算是个短暂的机会罢了。
美国和印度还没把话说死,谈判的门还敞着呢。只要印度愿意让步,满足了美国的条件,双方就有可能再次开启谈判的大门。
要是达成了关税协议,那个时候特朗普估计也没心思提什么“二级关税”了。这次他对印度加关税,说到底也算是一种压俄罗斯的手段,但目前来看,特朗普还不打算动用这种方式。
中国不少炼油厂一直以来都在用俄罗斯的原油,尤其是来自东西伯利亚那边的原油。那边出产的油质量挺不错,起码比印度乌拉尔那边出产的原油质量要强一些。
以前中国从印度乌拉尔产的原油进口,主要就是看重价格实惠,属于纯粹的商业行为。至于中国的原油进口策略,可不是随随便便改的,目前主要推行“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方案,而且这个方向也不会轻易变。
这么干的目的嘛,就是为了避免因为依赖单一渠道带来的供应风险。这种风险可不是空穴来风,有前车之鉴,早就给我们敲过警钟了。
以往几年在欧洲出现的例子,充分说明不能只依赖某个国家的原油进口,得搞多元化进口策略,以免被卡脖子,惹出国家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麻烦。
结语
兴盛网-网络炒股配资-股票配资服务-杠杆买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